2025年1月16日,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产教研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我校卫生管理学院王辅之副院长、杨枢教授受邀参加会议并做大会交流发言。
此次会议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通信学会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承办,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会议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量子计算人才培养。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江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蚌埠医科大学等高校的七位专家先后就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建设、微专业设置、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了交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和兴业银行的工程师,分别介绍了量子计算在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


杨枢教授在大会做了题为“数据医学(量子计算方向)微专业建设情况”的交流发言,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我校在量子计算与数据医学交叉融合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数据医学(量子计算方向)微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建设成效等情况;并接受了中国新闻网关于“量子计算交叉学科如何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的书面采访。王辅之副院长代表我校接受了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中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的应用机时。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参观了国内首条量子计算机生产线。
我校从2023年秋季开始,先后开设了“数据医学(量子计算方向)实验班”和“数据医学(量子计算方向)微专业”,引导学生在人工智能、医学数据挖掘、量子计算医学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在医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有益尝试。未来,卫生管理学院将依托量子计算技术深入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道路,提高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
(王辅之/审,杨枢/文,王辅之/摄)